川企大調研·尋找新質生產力丨打破國外大口徑軸流泵壟斷 自貢這家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還將這樣升級
更新時間:2024-09-12 關注:1061
四川在線記者 行曉藝 攝影報道
4月17日,自貢高新區工業園區,四川省自貢工業泵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內,鋼板毛坯在自動傳輸帶上進入數控激光切割機,技術人員手指一點,自動進行精細切割下料;另一邊,工人正使用立式車床對軸流泵關鍵零部件進行坡口焊接。“現在全力趕制口徑1.6米的化工軸流泵,確保6月底交貨。”公司總經理助理尚勇告訴記者,這批軸流泵的口徑是目前國內*大的,打破了國外泵企在蒸發結晶領域大口徑軸流泵的壟斷。
化工軸流泵是一種軸向排列葉輪的泵,主要用于輸送堿、鹽等液體。在業內,大口徑、大流量,是工業泵產業技術含金量的體現。大口徑軸流泵可以提供更大的流量,也意味著載荷更大,更考驗產品的工藝和穩定性。
解決用戶“痛點”, 促成一個創新突破
“裝配就是*后一道工序。”尚勇帶記者來到裝配區,工人熟練地將葉輪和主軸進行配合定位、緊固組裝。一會兒功夫,一個口徑1.6米的化工軸流泵就呈現在記者面前。2020年,公司自主研發出國內*大口徑1.6米的化工軸流泵,后被認定為“四川省重大技術裝備省內首臺套產品”。
它與其他口徑的化工軸流泵有何不同?“水力效率、流量和運行穩定性。”尚勇解釋,該軸流泵的水力效率可達到82%,流量達每小時4萬立方米,系統介質流速可以做到每秒2米。
這套產品的研發,源于“痛點”的解決。尚勇說,當時接到國內一鹽化工節能技改項目,要求大口徑、低流速、低轉速,可當時國內泵企業生產的化工軸流泵直徑達不到,流量轉速也達不到。
破解用戶“痛點”,公司迅速組建科研團隊。“國內首創,沒有技術參照,全憑自己摸索。”說到背后的艱辛,產品研究所高.級工程師李宇感嘆:研發過程中*大的難題是水力設計開發、密封可靠性及加工工藝保證,光是水力設計開發,就制定了3套水力模型。*終,經過10余次關鍵核心部件測試和整機實驗,僅花了1年時間,就研發成功。“可能看起來覺得實驗次數不太多,但很不容易。這還是源于我們在化工軸流泵的研發和生產上已有30余年經驗,算是國內*早一批有豐富制泵經驗的技術人員。”李宇說。
突破還在繼續。今年,公司已開始研發1.7米口徑的化工軸流泵,屆時可用于全國*大的單體制鹽裝置。
-
下一篇:沒有了